導讀:6月17日,官方公布鼠頭鴨脖事件調查結果,確認學生吃出的異物為老鼠頭!這一結果,平息了人們的質疑,終于算是塵埃落定了! 然而,讓人沒想
6月17日,官方公布“鼠頭鴨脖”事件調查結果,確認學生吃出的異物為老鼠頭!這一結果,平息了人們的質疑,終于算是塵埃落定了!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此次事件還給有心的人帶來了商機。
“鼠頭鴨脖”事件,雖然已經得到公正的結果,但人們的關注并未減少。一些有心的商家借機做文章,將這些熱點事件轉化為他們賺錢的工具。其中,一些網店就通過制作有關鼠頭鴨身鑰匙扣、短袖貼紙等周邊產品來盈利。
目前,有些電商平臺上已經出現了鼠頭鴨身鑰匙扣,9.9一個還包郵,月銷量也是過百。此外,商家還稱,這個造型是自行設計的,已注冊了版權。此外,還有其他商家,在售賣不同形象的鼠頭鴨身短袖貼紙等周邊產品。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愧是商家,處處都能嗅到賺錢的氣息!話說回來,這些人為成語詞庫新增一成語“鼠頭鴨身”,百年后也算歷史人物了!不過,不是名留青史,是遺臭百年!
還有網友稱,他們為中國發現了新物種,值得慶賀!就佩服這些商家,創造的真快!我準備注冊一個“鼠頭鴨脖”美食有限公司,大家不要和我搶!
那么,應該如何看待商家利用熱點事件,抓住商機盈利這一行為呢?一些人認為,這種商業行為,是在利用熱點事件帶來的關注和流量,以實現商業利益。然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商家在做這些產品時,考慮了市場的需求,并且以熱點事件作為靈感來源,因此做出的產品也有一定的市場價值。
實際上,利用熱點事件賺錢的商業行為已經屢見不鮮。比如,在SARS流行期間,紫外線消毒燈就因消除細菌的功效,而一度被市場爆炸式需求。而再比如,在前幾年的疫情期間,口罩、退燒藥等,便成了很多商家的商機。
然而,在商家拓展市場和賺錢的同時,這些產品究竟有何價值、甚至是否合法,這就需要商家自行評估和權衡了。如果商家為了盈利而忽略了食品質量、文化價值等方面,甚至違反法律法規,那么他們的行為就會助長商業惡習,給公眾帶來傷害。
利用熱點事件賺錢不一定都是道德上的問題。如果商家能夠真正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購物心理,以誠信和質量服務取勝,那么他們不但可以賺到錢,還可以獲得卓越的市場口碑,無疑會取得更長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