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百模大戰正式開打!話人間7月8日消息,7月6日-7日,上海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式召開。據不完全統計,短短2天時間內,已有10多款AI大模型
“百模大戰”正式開打!
話人間7月8日消息,7月6日-7日,上海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式召開。據不完全統計,短短2天時間內,已有10多款AI大模型產品集中發布或即將發布,頗有些當年團購初期“百團大戰”的意思。
這兩天發布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大模型產品包括:阿里巴巴的繪畫大模型“通義萬相”、中國電信的類ChatGPT產品“TeleChat大模型”、商湯科技聯合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推出的“書生通用大模型體系”、第四范式專注企業軟件領域的“式說”大模型。
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7月7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發布的盤古大模型3.0。它主要面向工業端,和面向C端的大模型有很大區別。
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在會后接受了媒體采訪。在被問到與ChatGPT對比優勢時,張平安直接表示,ChatGPT主要用來聊天,盤古大模型沒時間聊天。他表示,如果一個大模型不能解決行業問題,參數再多也沒有意義。
他認為,AI最不應該做的就是作詩、作畫,這些工作應該人類藝術家來做。
張平安稱,盤古大模型“不作詩只做事”,聚焦價值場景,致力于深耕政務、金融、制造、煤礦、鐵路、制藥、氣象等行業。
事實上,在OpenAI發布ChatGPT后,全球已發布數百個大模型,上半年在中國發布了80多個大模型產品。
接下來,京東將在7月13日發布的千億級“言犀大模型”,中國移動將于近期發布“九天”1+N大模型。10月24日,科大訊飛將發布通用大模型,全面對標ChatGPT。
到今年下半年,預計市面上的大模型將超過百款,至少在數量上已經卷到極致了。
不過,有專家認為,當下大模型仍有自己的局限性,還有效率低、涉嫌侵犯隱私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等。大模型效率至少還要提高10倍,才有大規模商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