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6日,阿里財報電話會上,有投資者問阿里云的上市計劃是暫停還是永遠取消。對此,蔡崇信稱現在要通過進一步投資顯現云業務價值。11月16日,
16日,阿里財報電話會上,有投資者問阿里云的上市計劃是暫停還是永遠取消。對此,蔡崇信稱現在要通過進一步投資顯現云業務價值。
11月16日,阿里巴巴發布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營收為2247.90億元,同比增長9%。凈利潤為266.96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224.67億元;Non-GAAP凈利潤為401.88億元,同比增長19%;盒馬鮮生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也已暫停(注:阿里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一個財年)。
財報電話會上,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公布了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1688,閑魚,釘釘,夸克,在組織上將以獨立子公司的方式運營,業務上將打破以往在集團內的定位限制,阿里以3-5年為周期持續投入。
阿里同日宣布,堅決加大對阿里云戰略投入,不再推進完全分拆;同時,阿里巴巴將堅決加大對阿里云的持續戰略投入。
蔡崇信:大環境發生變化
財報中提到,“美國近期擴大對先進計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給云智能集團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我們認為,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可能無法按照原先的設想提升股東價值,因此決定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而是會面對不確定的環境,專注建立云智能集團可持續增長的模型。”
2023年,ChatGPT的爆火引爆新一輪AI浪潮,在此驅動下,云的戰略重要性更加凸顯。阿里巴巴財報指出,面向AI時代,阿里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長期主義的戰略投入。將堅決加大對阿里云的投入強度,讓阿里云心無旁騖專注于“AI+云計算”發展戰略,盡可能減少不確定性因素對未來發展的不利影響。
在財報電話會上,有投資者提問,阿里云的上市計劃是“暫停”還是“永遠取消”,并詢問“市場形勢有所變化后,會不會重新考慮阿里云的分拆“。針對這一問題,蔡崇信并未作出明確回答。
蔡崇信表示,當時想做阿里云的完全分拆,是想通過所謂金融工程的方式,顯現出該業務的真正價值,那時阿里云所處的大環境,整個運營可預測,可以很透明地向投資人展示該業務的增長態勢。而如今大環境“發生變化“,蔡崇信稱當前不再通過“金融工程“的方式,而是“通過進一步的投資“顯現云業務的價值。“未來會尋求提高它的增長,包括收入和利潤。“
雙十一剛剛結束阿里云大面積臨時宕機
11月12日下午,就在一年一度的電商大促盛會雙十一的后一天,阿里系產品服務器產生波動。傍晚時間的微博熱搜榜顯示,包括淘寶、閑魚、阿里云盤、釘釘在內的多個產品因“崩了”登上熱搜。
據評論顯示,在網友與淘寶商家的交流中,有淘寶商家也稱今天服務器“系統崩了”。此外,餓了么、夸克等其他阿里系產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晚間8點,據阿里方面消息回應稱,19:20左右,經工程師緊急處理,阿里旗下淘寶、釘釘、阿里云盤等APP已全面恢復。
據云頭條援引阿里云相關管理員發布的公告稱,此次阿里云服務器波動受影響的地域包括:華北2(北京)、華北6(烏蘭察布)、華北1(青島)、華東2(上海)、華南2(河源)、華北3(張家口)、中國香港、印度(孟買)、美國(硅谷)、華南1(深圳)、英國(倫敦)、韓國(首爾)、日本(東京)、阿聯酉(迪拜)、西南1(成都)、華南3(廣州)、新加坡、澳大利亞(悉尼)、馬來西亞(吉隆坡)、華北5(呼和浩特)、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美國(弗吉尼亞)、菲律賓(馬尼拉)、泰國(曼谷)、華東1(杭州)、華南1金融云。
上一次阿里云大面積服務器故障還不到一年以前。2022年12月,阿里云香港地域發生長時間持續性故障,服務中斷一度超過12小時。據了解,此事件在阿里云內部被定性為p0級事故。并且,僅僅十天之后,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出全員郵件稱,自己將兼任阿里云智能總裁,取代原總裁張建鋒。
不過這一管理層情況亦未持續多久。2023年9月10日,隨著阿里巴巴新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上任后的第一封全員信,張勇也不再擔任阿里云董事長及CEO,這個職位由阿里巴巴新任CEO吳泳銘兼任。在兩周前的阿里巴巴云棲大會上,作為阿里云一號位的吳泳銘并未有任何公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