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念關山》播出的當天, 劉宇寧 臺詞 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位??吹竭@條熱搜時,劉宇寧的第一反應是可能又是個黑詞條吧。他清楚地知道,
《一念關山》播出的當天,#劉宇寧 臺詞#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看到這條熱搜時,劉宇寧的第一反應是“可能又是個黑詞條吧”。他清楚地知道,身為歌手去演戲,還是臺詞相關,大概率是看熱鬧的。但點進去之后,發現話題下還有肯定的帖子。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沒有白白熬夜。
《一念關山》里的寧遠舟,是劉宇寧做演員5年來第一部古裝劇男主。伴隨著巨大的熱度而來的,還有頗多的討論和爭議。劇集播出期,“劉宇寧”三個字之后跟著的,是無數“審判”外貌的詞條,比如#劉宇寧 體態#、#劉宇寧 頭套#。
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娛理工作室見到了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劉宇寧。
這一天,他已經連軸轉工作了近15個小時,從早上6點開工,陸續做了兩場掃樓直播,兩場見面會直播,兩個專訪,每場專訪間隔幾乎不超過五分鐘。即使是這樣極限的狀態,他依然努力掩飾著倦意和疲憊。與娛理工作室對話時,一米九的他蜷縮在小小的椅子里,時不時伸腿舒展一下鏡頭前有些僵硬的身體。
盡管在以往無數次爭議中,他都保持了最大的體面,但在這個最愛的角色里,面對“八倍鏡審判”,他并沒有那么“刀槍不入”、無所畏懼。
于是,我們拋開常規問題,和劉宇寧坦誠地聊了聊這五年里,從歌手到演員、從配角到主角,他所走過的輿論“風暴”。
被顏值審判之后
比起播出初期的不敢看,現在的劉宇寧已經能坦然面對一個個#劉宇寧 xxx#的審判詞條,盡管他知道,這其中爭議的成分居多。
除了忐忑,如今的他更多的是好奇,想知道從臺詞、演技到顏值、體態、頭套,這套審判流程到了哪一步,下一步會是什么。
11月30日,AI換臉版的寧遠舟登上微博熱搜。劉宇寧第一時間看到了這條熱搜,但沒有點開看視頻。盡管不是自己的臉,但里面所有的片段,他都非常清楚在演什么、說什么、用了什么樣的表情。
“當時說實話我很難過。雖然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尊重我,但是我的確感覺到了不被尊重的感覺。不過,如果我一直陷入這樣一個漩渦,就會很難過。所以就告訴自己,是不是因為寧遠舟這個角色有魅力,大家才會把特別優秀的演員換上去,證明角色的魅力?寧遠舟是我演的,那我是不是也詮釋出了一點寧遠舟的魅力?”
在寧遠舟這個角色之前,劉宇寧并沒有對顏值有太大的關注。
剛開始拍戲的時候,劉宇寧覺得,得多花時間練臺詞、演技,并沒有關注自己頭套粘得多高,鬢角在哪,臉上妝好不好看等等。演白愁飛在牢里的近景戲時,化妝老師過來給他臉上吸油,他還直接拒絕說:“千萬別給我吸油,現在白愁飛在坐牢,還是把臉弄臟一點吧。”
但從接拍《一念關山》開始,他開始接收到了大批網友對于顏值的質疑。這讓他意識到,作為演員,顏值這件事也應該被重視,但他目前并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我只能好好保養,讓皮膚盡量緊致一點,然后早睡早起,保持身體健康和皮膚狀態。”
盡管很難過,但他依然在熱搜上榜的當天,發出了一條體面的回應:“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寧遠舟”。
“我深知道作為一個藝人,享受的東西要比很多普通人優越一些,普通人沒有必要替你感同身受。你爸媽可以愛你,但你不能要求鄰居,甚至馬路上遇到的人都要愛你,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所以我更多是自己在被窩里自己難受。但我家粉絲一定會難過,我不太想在他們面前表示我的脆弱。我一個30多歲大老爺們,如果這點事都處理不好,我怕他們瞧不起我。”
陷入流量怪圈之后
比起顏值審判,劉宇寧在五年間聽到更多的,是“不配”兩個字。
從網絡里靠翻唱走紅的他,曾經被人說“不配做歌手”。于是,他花了五年的時間,用上百首歌曲,證明自己配做一名歌手。而在做演員之后,輿論又經歷了相似的輪回。
他深知,“不配”這兩個字背后,是大家覺得自己沒有作品,是靠所謂的“流量”“資源”才獲得的機會。
聊到這,他提到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條評論,是“頂劉是最牛的,你們這幫95花顫抖吧,他要跟你們合作個遍了!”看到這條,他覺得又好笑,又悲哀,因為自己能有戲拍,有口飯吃就不錯了,配不上網友畫下的如此“大餅”。
“演員是這樣一個生態,很多人給你機會,是因為看到了你可以做這件事。這五年來,我可以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演員,但這不代表我在自己心里是100分。此時此刻還有人找我演戲,我已經很開心了,我也不會因為負評放棄做演員,很感謝鼓勵我的人一直陪我走下去。”
雖然他知道“頂劉”是個黑詞,但他并不認為流量和演員“二字”是沖突的。
“誰說好的演員沒有流量?誰說有流量的不能成為好演員?我覺得能成為流量的人,一定有過人之處,至于過人之處是什么,有可能是相貌,有可能是性格,有可能是人格,有可能是人品。一個人被這么多人喜歡,一定是有道理的。”
對于流量帶來的“番位爭議”,劉宇寧也想得很清楚。“我沒有認為我有多么棒,我相信也沒有演員敢說自己可以扛住一部劇,我拍的劇一定火。一部劇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是多條因素合在一起。我選角色的時候,無論一番、二番、三番,甚至五番八番都無所謂,因為我就是從配角演上來的,我不明白為什么大家這么關注番位,我對番位沒有任何感冒的東西,包括我認識的很多演員朋友都和我有同樣的想法,一番又能怎樣呢?其實看的都是角色。”
盡管身處流量的漩渦,但劉宇寧卻和粉絲形成了一種罕見的默契。
每當遇到輿論爭議,劉宇寧會馬上開直播向粉絲解釋清楚事情緣由,主打“事事有回應”。劉宇寧的粉絲叫作“摩飯”,他們從不干涉劉宇寧的任何決定,無論是唱什么歌、接什么本子,都會無條件相信、支持他。
劉宇寧覺得,自己和粉絲其實是在流量時代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珍貴,而又無法復制的關系。
“跟我5年左右的粉絲,他們以前是不追星的,也正因為他們,我才有機會做歌手,做演員。我也跟我的粉絲說我需要作品,你們要相信我的選擇,因為我不是小孩了,日常我也總和他們直播。我家粉絲是從我一無所有的時候陪著我走過來的,他們知道我經歷了什么,也知道我一直在往前走,而不是什么都有了之后陪我往上走的。”
他并不認為,如今的自己有多么大的流量,只是還有一小批粉絲愿意陪著自己闖蕩娛樂圈。似乎就像《一念關山》里的寧遠舟的出場一般,雖傷痕累累、負重前行,走在一片看不見盡頭的荒漠,但只要一回頭,卻總會有人在。
成為演員之后
盡管被稱為“資源咖”“頂劉”,但目前的劉宇寧仍處于不是挑活的狀態。
比起角色理想與否,他更害怕自己停下來。
“有一句話叫你演了茄子,所有紫色都走過來了,因為他們會認為你適合這樣的角色。但我還沒到挑角色的時候,如果下一個角色和上一個一樣,我還是會接,因為我沒那么多選擇,我寧愿在這個過程當中看看有沒有創新,也不要停下來,如果停下來就徹底停下來了。”
那么,這是否又會陷入無縫進組,沒有時間體驗生活的困境?對于這個問題,劉宇寧苦笑了一下。他說,自己對生活早已體驗了30年,思考了30年。
在大家都熟知的那段歲月里,他曾為了生計,做過200元一個月的廚師學徒,三年端盤子的服務員,在服裝店賣了一年半的衣服,在酒吧做過800塊一個月的駐唱歌手。那時的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這樣了,當歌手的愿望,是不是沒有任何可能了。
這樣的經歷,讓他比起從小一帆風順的人,多了更多敏感和共情。即使成了萬眾矚目的人,他還是會下意識地看別人的眼色,思考如何把一件事做得圓滿,盡量不傷害任何人。現在的他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復盤今天哪句話說錯了,哪句話讓大家誤會了;現在的他無論在什么場合,看到忙碌的工作人員時,都會盡最大能力尊重每一位打工人。
所以,他一直很喜歡經歷過挫折的、郁郁不得志的角色。他知道,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活下來的。
花了30年體驗生活的殘酷后,他終于幸運地等到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從2018年《熱血少年》的衛乘風,到《一念關山》的寧遠舟,他用了五年時間。劉宇寧坦言,衛乘風時的自己,根本沒學過表演,大多數是靠本能完成一個角色。
到了現在的寧遠舟,雖然仍有諸多遺憾,但已經比起那時的自己往前走了一大步?,F在的他,會為寧遠舟琢磨說話的音色,會通過寧遠舟的選擇、臺詞,去揣摩角色的性格。
比如《一念關山》中寧遠舟出場的第一幕,有一句臺詞是:“本來想躲入軍中混出京城,沒想到還是清凈不了”。通過這一句話,劉宇寧意識到寧遠舟是下定決心要遠離朝堂。而一個人下定決心不想做一件事,一定是經歷過什么,他便體會到寧遠舟在朝堂時心里一定受過傷。
提到未來五年的規劃,劉宇寧直言他不敢想,只想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現在踏入這個行業當演員了,接下來幾年能不能有活干?不知道,能進來已經不錯了,競爭就是如此激烈殘酷,每個人都患得患失都沒有安全感。”
但無比堅定的是,他不會走歪路、走岔路,他希望在能做演員的時候,下一部戲永遠要比上一部演得好,也希望能爭取到演電影的機會。
談話的最后,問到下一部戲希望看到什么熱搜詞條,劉宇寧開玩笑說:“劉宇寧不丑”。隨后,他又正經起來:“我希望大家對我說,劉宇寧臺詞又進步了,演得比上部戲又好了一些,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