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多名消費者發帖稱,自2月起,湊湊火鍋的鍋底價格出現明顯上漲,部分菜品的價格也比以前貴了,對比之下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呷哺集團(...
近日,多名消費者發帖稱,自2月起,湊湊火鍋的鍋底價格出現明顯上漲,部分菜品的價格也比以前貴了,對比之下人均消費高于海底撈。
呷哺集團(0520.HK)旗下的湊湊火鍋疑因漲價引起討論。近日,多名消費者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帖稱,自2月起,湊湊火鍋的鍋底價格出現明顯上漲,部分菜品的價格也比以前貴了。
對此,3月6日,湊湊廣州一門店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湊湊部分菜品價格上漲是根據市場價格浮動進行調整的。“目前進貨成本上漲,公司在考察后決定對部分菜品進行微調,上調幅度都在一定范圍內。”同時,該負責人強調,整體而言,在菜單價格調整后,湊湊的人均消費有所下降。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2人就餐鍋底漲價明顯問題,湊湊官方客服則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在價格調整前,2人鍋是以低于成本的售價回饋給消費者的。
針對湊湊價格調整一事,3月4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湊湊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湊湊火鍋自助調料漲價1元
2人就餐鍋底漲價明顯、4人就餐鍋底更優惠
今年2月,湊湊上線全新菜單,根據湊湊官方此前提供的資料,新菜單的主要變化在于,購買付費會員“暢吃卡”優惠力度更大,約70%的產品享有折扣力度約30%的專享價,同時30余款菜品新增小份規格。
除此之外,3月5日,南都灣財社記者通過湊湊點單小程序了解到,與調整前相比,新菜單部分產品在價格上有明顯變化。
湊湊的鍋底價格變化最為明顯。在菜單調整前,湊湊的鍋底按照人數計費,調整后則按照鍋底類型收費。
此前,如果2人就餐,無論是選擇單鍋還是鴛鴦鍋,鍋底收費均為69元,而在調整后,單鍋的價格為52-118元,僅有2種鍋底的價格低于此前的69元;鴛鴦鍋鍋底的價格為66-129元,僅有1種組合搭配的鴛鴦鍋鍋底價格低于此前的69元。
2人就餐鍋底價格變化
3-4人消費的情況則明顯不一樣。在湊湊菜單調整前,3-4人就餐,無論選擇單鍋還是鴛鴦鍋,鍋底收費均為118元,而在調整后,湊湊單鍋的價格為52-118元,其中有6種鍋底價格低于此前的118元;鴛鴦鍋的價格為66-129元,僅有3種組合搭配的鍋底價格高于此前的118元。
湊湊目前單鍋鍋底價格
這也意味著,在新菜單上線后,如果就餐人數較多,鍋底的價格與之前相比更優惠;但是,如果是2人用餐,鍋底的性價比則是大幅下降。
除了鍋底外,湊湊自助調料的價格也上調了。此前,湊湊的自助調料價格為9元/位,目前價格為10元/位。作為對比,呷哺集團旗下的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自助調料價格為6元/位,慫重慶火鍋品牌自助調料從去年的0元調整為現在的6元/位,海底撈的自助調料價格則是11元/位。
在菜品價格和分量上,湊湊也做了一些調整,部分菜品增加了小份菜的選擇。以廣州一門店的價格為例,原南美白蝦價格為39元,現為42元;文蛤原價為32元,現為42元;巴沙魚原價39元,現調整為小份18元,大份32元;肥牛原價69元,現調整為小份52元,大份75元。
湊湊回應:
2人鍋此前鍋底售價低于成本價
部分消費者對湊湊新菜單感到不滿。一位來自浙江的消費者是湊湊的常客,其在湊湊充值了幾年的付費會員。他認為,湊湊火鍋有點不厚道,價格調整后不少菜品出現漲價,“小酥肉漲價前29元,現在32元;湊湊肥牛之前68元,現在要75元。”
這名消費者表示,接下來他大概率不會再去湊湊,因為同樣的價格在其他品牌能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
一位來自廣東的消費者同樣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以前湊湊鍋底按人數收費,點鴛鴦鍋和單鍋價格一致,“當時服務員還會推薦選擇鴛鴦鍋,因為更實惠”,但是,現在單鍋和鴛鴦鍋的價格明顯不同,性價比明顯降低,“以后可能還會光顧,不過會少去”。
針對湊湊產品價格調整的原因,3月6日,湊湊廣州一門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部分菜品的價格上漲是根據市場價格浮動進行調整的。“目前進貨成本上漲,公司在考察后決定對部分菜品進行微調,上調幅度都在一定范圍內”。而自助調料的價格調整算不上是漲價,而是回歸市場正常價格,其在調整前的價格是以低于市場價回饋顧客。
該負責人還表示,湊湊鍋底部分調整是基于公司持續收集的用戶反饋,將收費模式改為按口味收費。“在調整之后,現在消費者一次消費和人均消費其實和之前相比都是有下調的,人均消費約下調15元,一桌大概比之前消費少了130-150元。”
針對消費者吐槽2人就餐鍋底變貴的問題,湊湊官方客服則向南都灣財社記者指出,之前湊湊鍋底是按照人數收費,人數越多越貴。這次調整為按照鍋底類型收費,并且上線了小份菜,人越多越實惠。同時,客服指出,在價格調整前,2人鍋是以低于成本的售價回饋給消費者的。
3月4日,就湊湊價格調整問題,南都灣財社記者聯系了湊湊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湊湊去年上半年人均消費下降
但是依然比海底撈、慫火鍋貴一些
湊湊火鍋創立于2016年,是“火鍋第一股”呷哺集團旗下主打“火鍋+茶飲”模式的中高端火鍋品牌。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湊湊擁有門店249家,主要分布在二線城市,其次在一線城市。呷哺集團旗下還有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截至去年上半年,呷哺呷哺擁有門店1084家。
在業績方面,2023年上半年,湊湊火鍋實現營收13.37億元,占呷哺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46.98%,同店銷售增長率由上一年同期的-24.8%轉為8.9%,翻臺率為2.1次/天。
近年來,湊湊的人均消費水平先是上漲然后下調。根據湊湊過往發布的財報,2020年、2021年、2022年,湊湊的人均消費水平分別為137.0元、140.6元、150.9元。2023年上半年,湊湊在中國內地人均消費同比下跌了3.33%至142.2元。
但是,比起另外兩個火鍋上市公司,湊湊的價格依然是較高的。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同比下跌2.00%至102.9元,同期,九毛九集團旗下的慫重慶火鍋的人均消費同比下跌6.92%至121元。
在多個經營指標上,湊湊也略遜一籌。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翻臺率為3.3次/天,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6.01%;慫重慶火鍋的翻臺率為3.9次/天,同店銷售增長率25.4%。
除了價格調整外,近日,湊湊位于成都的兩家門店全部停業,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詢問,湊湊是否將退出成都市場,針對此事,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湊湊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對方表示,不做回應。
上一篇:鐘薛高多平臺賬號停更 鐘薛高銷售價格低位背后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