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江蘇一幼兒園發布孩子炒菜、縫紉的視頻,網友戲稱這是辛者庫幼兒園。對此,工作人員回應:別在孩子身上亂玩辛者庫的梗。近日,徐州徐...
近日,江蘇一幼兒園發布孩子炒菜、縫紉的視頻,網友戲稱這是“辛者庫幼兒園”。對此,工作人員回應:別在孩子身上亂玩辛者庫的梗。
近日,徐州徐海路幼兒園賬號發布的一則視頻在網絡發酵,引發廣泛關注。視頻中,孩子們穿著廚師服,戴著廚師帽,圍著圍裙,有的在桌邊揉面、切菜,有的在爐灶旁生火、炒菜、蒸饅頭,還有的在園子里喂雞鴨,手法嫻熟。據悉,這是幼兒園日常開設的勞動課,目的是引導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多鍛煉動手能力、生活能力,網友們紛紛對該幼兒園的做法點贊,表示“這樣的幼兒園建議全國普及”。
然而,視頻發酵后,有一些網友將幼兒園調侃為“辛者庫”。很多人不明就里,“辛者庫”是什么東西?查詢得知,“辛者庫”是清朝收管罪犯家屬的刑外執法機構,里面的是包衣旗民中地位最低的官奴,他們有的是世仆,有的是因罪而入,專門從事王公府第的賤役苦差,在現代清宮劇中更是永無出頭之日。如此一來,以“辛者庫”這樣帶著“貶義”色彩的詞匯形容幼兒園實為不妥,不是區區一句“玩梗”或“幽默”就能一掠而過的。
正如幼兒園工作人員對媒體所說:“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對他們而言,他們只知道這樣的勞動實踐課是充滿樂趣的,在幼兒園里又學會了一項回家可以向父母展示的技能,如果用“辛者庫”來形容他們所做的事,待他們長大懂得了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后,可能會對勞動產生抵觸的心理,潛移默化中造成對勞動階層的歧視。我們需要反對“辛者庫”這樣的惡意玩梗,不是為了“上綱上線”,而是要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網絡環境。
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個體。比起一些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教授孩子小學知識,這家幼兒園通過讓孩子們參與日常生活體驗勞動,在學習到生活技能的同時培養獨立和責任的意識,同時又能感受到與同學共同努力完成任務的樂趣和成就感,才是真正的“超前”。
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僅能鍛煉孩子們獨立自主的能力,還有助于孩子們建立對世界的真實感知,理解勞動的價值。徐州這家幼兒園這種打破傳統幼兒教育模式的嘗試是值得我們肯定和借鑒的,這種以孩子為本、注重實踐和體驗的教學理念也是符合當代教育發展趨勢的,我們期待未來教育機構能夠不斷拓展和創新教學方法,為孩子們的全面成長提供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教育環境。
下一篇:最后一頁